培養

Photography

我家養了一盆綠色的珊瑚鐘,因它的白色紋理吸引了我,本身它就是不太起眼的樣似裝修油漆蓋在葉片上。 經過一排沒有特別了解它而放在架上,它像沒有力氣一樣,所有葉趴在盆的周邊,我真的以為死了,這個情況持續了半星期。 我同事叫我拿給他救治,我卻回家在網上硏究一下為什麼、發生了什麼事,最後發覺原來它是要水,常濕才會健康。 數小時內它立即起死回生,就是這麼神奇。

我也有另一棵文竹,有一天我放它在窗邊照太陽,沒有理會太陽會否直射到它,結果當天後半盆黃了,剪也剪不盡,三個月了一直到現在還有變黃的支葉浮現,不過我想,我盡量保持著便好,真的要慢慢枯萎也是我能力以外的事。 這令我更喜歡種盆栽,因為它與我有一種並存感,雖要我的照顧才會健康生長。 什至我的一盆紫色三葉草由死亡邊緣走回,也開了幾次花,我低樓層的家原來可以種得出花來。

//

除了盆栽外,我的(所謂)咖啡工作台也作出重大的更新,購置了一個可用作台的貯物架,台面大了工具當然放得更合理,而再另外買的配套貯物箱就更大大整理了我所有相關的東西。 沖咖啡就更得心應手了。

成了習慣的咖啡生活,分享給別人也是一件樂事,我經已在公司午膳空閒時間弄過好幾次並分享給幾位有興趣試的同事,不過最近的一位就令我特別難忘深刻。 她從來沒有試過這種沒有加奶加糖的單一來原地咖啡,可能我特別帶來一套漂亮的杯,令這一杯咖啡升華到最高級,她真的定了下來用心去一啖一啖去品嚐。 文靜的她 – 説:我現在終於明白你為何每日都自己弄咖啡。 

對的,這款最近買對的埃賽俄比亞豆,平常我就是這樣去細味。

深夜咖啡吧台

Mobile Phone, Photography

上月初,我添置了一套幾年來一直非常想學到的虹吸器具。
原來,自己想要的好咖啡不雖要一間新潮咖啡店、不雖要指定的咖啡師,有了意識技巧,什麼地方、時間,自己便去當這位咖啡師,用心製作完倒入喜愛的一套杯具,慢慢細味。

//

自己也好奇是什麼或何時驅使到我去弄咖啡,這應該大概九年前我初次接觸到第一個手磨,當時亦單純地想節省咖啡店每杯的價錢,自己沖一下latte。

接着2014年,我留意到咖啡精品化的新熱潮,購入了最新的專用電子磅和一套簡單的組合,還到家附近的店去偷師。 當時其實並不太欣賞沒奶像水水的咖啡,總覺得怪怪的,又不是茶,但看起像茶多過一切。 當時可能本地淺炒的豆不是現在的成熟。不過數次後我放下了手沖,走回奶啡。

專用電子磅在我自由工作時的低谷期間賣掉了應變。

隨後,我反而接觸品茗台灣茶 – 高山烏龍、發酵紅茶等等,蓋碗也玩過了一年多。

//

之後兩年,我初次踏入了元朗這間獨立咖啡館,裝潢像似日式的老店一樣,我一心去試下2013年世界冠軍的咖啡,就是這樣我一個人坐在吧台上一睹咖啡師的英姿,這便是我初次看到虹吸的操作。 漸漸理解到我杯上的咖啡好極也只是一杯咖啡產品, 反而可以看到沖煮過程 (表演) 才會了解這是杯怎麼樣的咖啡。 不竟路途遙遠,定價不算親民,我只有半年光顧一次。

直至上年中,我無意中留意了有關台灣的咖啡影片,片中的老闆霸氣和幾下散手便是好東西; 我在想,不如跟著霸氣老闆的影片學學吧。 我便先忘記過去的工具和不好經驗,投資一些基本而適合自己的工具。 我的小角落就此誔生了一小吧台。

//

器材不斷地升級的同時,自己也更了解什麼是一杯成功作,失敗又是什麼出了問題等等。 工作流程變得更精確利落,大大提升了過程的享受,咖啡自然地成為了生活的一大部分。

每期的一大樂趣便是選擇豆的產地國家、產區。 也多找了好幾間可靠的店去買豆。 同時,口味、特質也可以不同的沖煮方式和手法去表達,不同的配搭可按心情去決定。

這個興趣真的不是爆出來的,是可能因為我喜歡動手,可能我有接觸過茗茶,可能因為工作時學會了一些葡萄酒知識,可能我現在追求著家居擺設,可能品味上的改變,可能是接受不到昂貴又人迫又嘈的咖啡店,可能是網上影片中的一些重大啟發。 種種可能之下,只好說: 沒什麼,這只是我每天都必定會做的事。

Mobile Phone, Photography

昨天,香港錄得零個確診個案。 並且多日只有單位數輸入/本地個案增長。

自農曆年前起,香港人人心惶惶,不提政府措施、人民意識,世界各地多月來一直有一系列大爆發。 當中,英、美、意、法、西班牙進入失控的緊急狀態,醫療系統乘受不了突然其來的患者,人手裝備不夠也不在話下,我們亞洲國家更對英、美兩國未開始大爆發前的太極應對覺得莫名奇妙至極。 感覺就像讓它發生吧的對策,戴不戴囗罩成為東亞洲和西方國家的文化差異話提。

我最初都認為西方人不願意戴囗罩絕大原因是因為我們(本地人)已像瘋子一樣出入都絕不會除下,我住的地區更容易見到不單止外國人沒有戴囗罩,就連,操流利英語的黃皮膚人也一樣輕視了冠狀病毒。 其後我讀上一篇南華早報的文章提及囗罩這話提,這不單單是輕視與習慣的問題,反而更重要的是他們的自身尊嚴。 我也是個不喜歡戴口罩的人,除非公司有流感出現或自己有感冒徴狀,我非必要也不會戴,這次也因公民意識和本地專家的建議才安全地戴上,為人為已,務必保護香港。

深信現在居港的外國人望見家鄉成為嚴重疫區,每天的死亡數字,令他們明白到本地人的過份緊張瘋子般的樣子救了很多很多人命了。 香港仍然尚算生活正常運作中也是大家的功勞。 不要鬆懈的前提下,我們可以鼓勵一下,也幫助有需要的人,儘管是國外地區的地球村人民。

//

這段日子公司運作一切正常,只是分了兩隊分開上班,所以假日多了不少,我也把握機會在另一嗜好沖煮精品咖啡領域上學習了不少。 決意買入了一套一直想學會的虹吸器具,想了一段時間,只欠一個美好的藉口。

所以若說世界像是停了,不如去學一些(別人眼中的)無聊事,可能是一件小事,但就在此起步了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