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寶墟市

Mobile Phone, Photography

走過大開眼界、五光十色的商場區,曼谷另一著名的觀光活動便是去逛逛夜市 與 周末市場。

極少去女人街和太子的街檔都知道這些類型檔大多是賣副廠和翻版貨,衣服、小飾物、遊客紀念品等等的東西,在曼谷的夜市其實也不例外,至少我到過的拉差火車夜市就是這樣,不過值得一提的就是這只是在夜晚運作的地方,佔地大得很,也有不少熟食檔在周邊,熱鬧程度好比我們的年宵。

同一樣是檔仔,不過有更好的編區和貨品選擇,限只在周末開放,這就是我覺得可以一遊到處尋寶之處的JJ Market。 一口泰式珍珠奶茶,一邊看看有什麼檔,有什麼商品值得一買,我也看上了兩件畫工細緻的趣味衣服,也成為這行程其中一大意外收獲。 除了有不少獨立設計小店外,也有很多其他多樣性的產品,如賣燈飾、藤品、寵物用品、人造植物… 可說是一個離線的淘寶。

//

室外的購物環境的確有著原始自然感覺,一點都不做作,沒有冷氣、清潔也不是一個因素; 小生意沒有廣告板、代言人,生存全靠資本上的空間多過的姿態上意志。 香港目前沒有什麼露天夜市,全因環境、衞生、安全 、外判管理和營運、很多條例上和政府不同部門的規條上分歧而免得去做出協調而改變,所以只有短期展覧式的一次性 ’散貨場’ 於會議展覽中心、大型球場處舉行。

我相信香港人始終有一大批人是像本人一樣,關心性價比高或品質成熟的市場。 正如餐廳食物不用心,吃過一次中服就沒有第二次了。 我們怎麼去消費、怎樣去使用有限度的金錢/時間去選擇服務和產品,寧願不購買或不用本地的也不會白白重覆地去浪費於不值得的東西上。

歲月的痕跡

Mobile Phone, Photography

構造一個難忘的旅程,絕大部分來自文化的衝擊。

一個以佛教為主的地域,根本不知道他們對宗教和泰王的地位是在我們心中那一個位置,到處都見到泰王的大大小小廣告板和黃色的布塊,原來這顏色也是代表泰王的誕生月份,也是國民對國家崇高尊敬的象徵,不怪得坐上的旅遊巴也用上黃色的窗布。

//

在後半段的古寺遊,除了看見寺廟經歷時間的洗禮外,發現佛像並不完整,頭部通通失去了,這原來是因為鄰近國家戰亂被敵國移除,有的放在原處旁邊、有的被偷了、更多是毁滅了,想不到現在便成了景點的小特色。

歲月的痕跡更突顯了地方歴史的一面,相信我未來會更想了解更多此地的過去。 瑪哈泰寺,相信是一個我極之榮幸到遊的景點,的確讓自己有如置身柬埔寨的感覺,如被荒廢神秘之聖地,可見宗教的生命力有多強,什至可説是是永恆的,國家必定會想盡辦法去保留原貌。 這是我們高密城市人眼中的伊甸園,我們不可能的一切,其實是別人理所當然的事。

本身也沒太理會曼谷周邊的地方,花心思時間去找交通已經會令人卻步,本地導遊正是解決了所有煩惱的方案。 不到我不說,科技和通訊令很多事變得容易很多,手機和網路年代前的旅行必定不是現在的一般順利和自由。 換上一張電話SIM,有如自己也插入了一張當地的晶片。

此刻,我在想,我要再回去泰國親身了解不同的面貌。

穿越聖殿

Mobile Phone, Photography

本身沒有什麼概念當天的行程下半段會到那一個景點,不過剛巧日間在水路途經見到一坐會展新翼2.0似的建築,下了意識晚上必定更獨特,果然又是另一番景象。

乘過渡輪,在河邊遠方就已經心跳加速着,走近拍岸的時候到步入名店旁的扶手電梯上升,這刻像走進了聖殿般的感覺,一切來得太裝潢,只有賭埸才有可能這樣的花費和心思吧。 上到第一層就是正式商場的開始,一個又一個巨型的架空裝置藝術。

於中庭,我只會把頭和目光繼續往上望,這廣闊舒服的環境加上曼谷的香薰味,令自己完全地放鬆下來。 商場也可以成為觀光點,這是十分新鮮的一件事,加上不少聖誕的佈置下打破我舊有對曼谷的觀念。

香港很多自以為很了不起的事,卻她們已經開拓了屬於自己的路。

吃過泰式料理後再走走平台,五光十色的噴水投射表演、動人的音樂下把這天行程畫上句號,離開前更參觀了什有特色的美食廊,帶水上市場的風格,選擇也不少,只是他們正在預備去休息了。